為菜餚增添色彩與風味的「薬味」,是我們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就像裝飾在蕎麥麵上的蔥花或是搭配生魚片的芥末一樣,它們是提升主要食材的亮眼配角,深植於日本的用餐體驗中。本文探討這些調味料的深邃魅力,深入其歷史細節、多樣性及健康益處。
什麼是药味?

药味被定義為伴隨菜餚而上的芳香蔬菜和香料,使用量不多。類似於西方文化中的香草與香料,日本的药味超越了單純的風味提升作用。這些物質有著多種功能,包括增強菜餚的美學吸引力、刺激食欲、消除生魚和其他食材的氣味,以及通過其抗菌特性來防止食物中毒。
「薬味」一詞被認為來源於傳統中醫的理念。「加薬」原本指的是在主要藥物中加入小劑量的補充藥物。現代的「藥物混合」源於這一做法。中國古代的《神農本草經》描述食物有「五味」,即甜、鹹、酸、苦、辣。每種味道都有其藥效。它們將這些「五味」稱為药味,並為藥用成分建立起這一詞彙。药味指的是具有「以食為藥」性質的成分。因此,药味不僅僅是「附加品」,而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們提升了菜品的品質,對人類健康也有貢獻。這值得稱它們為「可食用的藥物」。
药味的歷史

药味的歷史悠久,早於日本奈良時代(710-794),已有使用山椒和生薑的記錄。在平安時代(794-1185),貴族將柚子的精華融入烹飪準備,特別是湯品。人們還在這個時代用水辣(蓼草)來消除魚的生味。
到了江戶時代(1603-1868),药味與當時的飲食習慣進行了顯著的結合。隨著烏冬麵普及度的提高,黑胡椒最初成為流行的調味品。隨著辣椒的普及,像七味唐辛子這樣的混合調料成為主流。它們與烏冬麵的相容性顯著提高。到了江戶中期,蕎麥麵的流行度上升。芥末在這時代作為調味品出現,人們常常將芥末與大根一起使用。芥末具有顯著的抗菌特性,因此廚師在料理中採用了它,特別是用於生魚菜餚如生魚片。全球都在使用香料和草藥來保存食物和去除異味。這些成分在日本精緻的烹飪文化中得到了獨特的進化。這種進化最終形成了今天廣為人知的「药味」,一種精緻的形式。
药味的種類及其益處
需深入檢視那些點綴日本餐桌的代表性药味及其健康益處。

芳香及辛辣的主食
這群基礎味道構成了許多日本菜餚之基因,因其尖銳、辛辣及深度芳香的特質而著稱。
青蔥(ネギ)
富含蒜素,一種創造其特有辛香的烯丙基硫化物。蒜素具有強大的殺菌和抗菌特性,幫助身體吸收維他命B1(在豬肉等中)的轉化為能量,對於疲勞恢復有效。也已知它促進血液循環,暖和身體,並有助於血液稀釋。
生薑(生姜)
其清爽的香氣與辛辣成分生薑醇及姜辣素具有強效抗菌作用,幫助預防食物中毒。還促進血液循環,從核心溫暖身體,這可以改善對寒冷的敏感性並提升新陳代謝。它亦以刺激食欲著稱。
大蒜(ニンニク)
其特有的強烈氣味來自於蒜素,具有強大的殺菌和抗菌性質。蒜素與維他命B1結合以幫助其吸收,對於疲勞恢復及滋養有出色的效果。據報導,它還有助於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水準。
芥末(ワサビ)
直竄鼻子的獨特辛香來自於異硫氰酸烯丙酯。此化合物具有極強的抗菌特性,能抑制食物中毒細菌的生長。亦預期有抗氧化作用,並有助於防止血凝,促進血流順暢。
紫蘇花(ミョウガ)
其特有的清新香氣來自於一種精油成分α-蒎烯,幫助刺激食欲並促進消化。它還促進血液循環和排汗,被認為對心靈具有清新效果,有助於提高專注力。
新鮮香草及柑橘

這一類藥味因其清新、活力充沛且常具香香的樹葉或柑橘香調而受到珍視,能使菜餚更加光彩亮麗。
大葉(紫蘇葉)
其清新香氣的主要成分紫蘇醛具有強力防腐和殺菌效果,能有效防止食物中毒。據說它還刺激胃酸分泌以增加食慾,並具有鎮靜效果以舒緩神經。
三葉(日本芹菜)
其清新香氣源於隱香素和三葉烯等成分,具有刺激食欲和促進消化的效果。這些成分還預期有放鬆效應,可緩解神經性緊張和煩躁,推薦在壓力時期食用。
柚子
果皮內含豐富的維他命C,據說是檸檬的四倍。其強效抗氧化作用有助防止皮膚斑點、老化,並增強免疫系統。內含的一種多酚型的橙皮苷有強化毛細血管和改善血液流動的作用。
香料、辣椒和種子

這些薬味提供溫暖、刺麻辣味及堅果口感,常用作料理最後的細節增加,增添另一層次的風味和複雜度。
辣椒(唐辛子)
其辣味成分,辣椒素,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升高體溫並促進汗液分泌。這提升了新陳代謝,預期有助於燃燒脂肪。在適量情況下,還可以刺激胃酸分泌並增加食欲。
山椒
其刺麻的辛味成分,山椒素,刺激大腦以活化內臟並增強胃腸功能。預期可刺激食欲並促進消化。它還對身體有溫暖效果,幫助改善對寒冷的敏感性。
芝麻(ゴマ)
富含抗氧化劑如芝麻素和維他命E。芝麻素特別在肝臟有效,據說能幫助分解酒精並改善肝功能。還預期能防止「壞」膽固醇的氧化,從而幫助預防動脈硬化。
根莖類及醃製水果

這一組的药味包括刨磨或醃漬的,提供獨特的風味,從銳利清新的到酸而鹹的。
大根(白蘿蔔)
根部富含消化酶如澱粉酶(會解澱粉的),有助於分解碳水化合物如米飯與糯米,防止胃腸不適與胃灼熱。其辛辣成分,異硫氰酸鹽,具有抗菌與解毒性質,能有助於防止血凝。
梅乾(梅干)
豐富的檸檬酸促進乳酸分解,這是一種會引起疲勞的物質,幫助恢復。還刺激唾液和胃酸分泌以增加食欲,有強的抗菌效果,幫助防止食物中毒。
完美的搭配:薬味和食物
讓我們探索每種薬味的獨特特質以及帶出其最佳風味的食物配搭。
青蔥(ネギ)

擁有清脆的口感、清新辛辣和獨特芳香的青蔥是非常多才多藝的薬味。在如烏冬、蕎麦和拉麵等麵條料理中,它是不可或缺的,能增添味道並使湯底的味道更加鮮明。搭配冷豆腐(冷奴)或納豆,增添了辛辣,豐富其簡單的味道。由於加熱時變得更甜,它也是鍋料理和壽喜燒的理想配料。它能遮掩肉類和魚類的強烈氣味,使其廣泛用於炒菜和燉煮料理中。
生薑(生姜)
其清新的芳香和尖銳的辣味緊密契合,提升了整體菜餚的感受。搭配刺身、壽司或冷豆腐食用時,能消除魚腥氣味,帶來清爽的餘味。當加熱時,如豬肉生薑燒或燉魚中,其香味更進一步提升,激發食欲。刨磨後加入熱茶中,還能作為暖身的薑茶享用。
芥末(ワサビ)

其強大的抗菌作用以及刺激鼻腔的辛辣熱度,與味道清淡的菜餚形成絕佳對比。與刺身、壽司、蕎麦同享,這不僅是出於口味,還因這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產物,以預防食物中毒。近年來,新奇的搭配也漸受讚譽,如與烤牛肉和牛排搭配,或與牛油果混合製成醬料。
紫蘇花(ミョウガ)
其獨特的香氣、微妙的苦味和清脆的口感給夏日餐桌帶來一絲清涼。僅在素麵、冷豆腐或味噌湯上加上作為裝飾就能瞬間轉為清爽的風味。將其製成天婦羅或快速汆燙後用於甜醋醃漬物或沙拉中也是享受其完整味道的絕佳方式。
大葉(紫蘇葉)
其活力四射的香氣非常適合日本、西式及中式料理。作為刺身的配菜供應時,不僅是為了顏色,還有其防腐和殺菌效果。切碎後混入意大利麵或素麵中,或在烤製肉類或魚類時作為包裹物,或作天婦羅時,都能成為耀眼的主角。
辣椒(唐辛子-七味/一味)
一抹香料能銳化菜肴的味道並刺激食欲。撒在溫熱的菜肴如烏冬、蕎麦、烤雞、豬肉湯(味噌湯)或火鍋上,能暖和身體並使食物更加美味。它也是為麻婆豆腐和金平牛蒡等炒菜添加辣味不可或缺的。
三葉(日本芹菜)
其優雅與精緻的香氣非常適合為珍視高湯味道的菜肴如清湯(お吸い物)、蒸蛋(茶碗蒸し)及丼飯(どんぶり)作完美的結尾。由於其香氣易揮發,關鍵是在關火前加入。還能在綠葉沙拉(おひたし)及其他調味菜中享受其清新的香氣。
柚子

其清新的高貴香氣為菜肴帶來特別的風味。薄切的果皮可浮在清湯或火鍋中,而果汁可擠入柚子醋料或調味中。搭配烤魚或蒸菜,能突破油膩,留下清爽的餘味。
大蒜(ニンニク)
其強效、引人食慾的香氣與增加體力的料理同義。刨磨或切碎後,它增添了深度和豐富性給意大利麵、炒菜及肉類料理。切片搭配鰹魚刺身(鰹魚刺身)是一種經典的搭配,能遮掩魚腥味並增強味道。
磨碎的大根(白蘿蔔泥)
富含消化酶如澱粉酶,能幫助消化和防止與油膩食物如天妇罗、豬排及其他油炸食品、烤魚同食時的胃腸不適。其清爽的口感也使它成為理想的顎板清洗劑還可與蕎麦、烏冬或烤麻糬拌食。
芝麻(ゴマ)
它們吸引力在於堅果的香氣和脆脆的口感。簡單地灑在調味蔬菜、燙綠色植物或沙拉中即可輕鬆添加風味和營養。廚師可以將它們磨碎製成芝麻醬,或製作成糊狀物作為醬料和調味料的基底,提供無盡的可能性。
梅乾(梅干)
其強烈的酸味和鹹味使其成為烹飪中的極佳點綴。不僅可以作為飯糰(おにぎり)的餡料或粥(おかゆ)的配料,廚師還可以將其切碎成糊狀(梅肉),並加入調味菜中、調味料或魚和肉的醬料中,創造出既清爽又深邃的風味。
山椒
其刺麻的辛辣和清新的氣味特別適合淡水魚。人們會在烤鰻(鰻魚蒲燒)上灑一些,既能減少油膩感,又能顯著提升味道。廚師也推薦用於嫩煮小沙丁魚和山椒的组合,或作為雞肉照烧的點綴。
結論
顯然藥味超越了僅僅是菜品的裝飾或最後的潤色。日本烹飪哲學將這些成分視作基本且深深嵌入的組成部分,體現出對季節性食材的尊重及了解如何創造味道、香氣和口感的和諧平衡。
不論是芥末的辛辣突擊,柚子的清新香氣,或是紫蘇的泥土氣息,廚師們都以深思熟慮的方式選擇。研究表明,藥味的加入對味覺經驗有多層面的影響,從增強味覺感知和降低其他味道強度,到注入複雜性或提供更濃烈味道的清新對比。這種方法展示了一種精緻的烹飪實踐,盤中每一元素都經過精心策劃,以增強整體用餐體驗,將一道基本餐點轉化為多面感官盛宴。
除去其增進風味的卓越能力外,藥味還將我們連結回季節,並提供顯著的健康益處,這個概念在日本食品傳統中早已被認識。這些菜餚作為重視微妙、平衡及大自然力量的烹飪文化見證。因此,當一個人在餐中遇見這些生動的添加物時,建議花片刻認可它們的角色。這些經常未被認可的個體是餐桌上默默無聞的英雄。他們辛勤工作以提升每次用餐的感官體驗,確保每一口都既美味又美觀。擁抱薬味的世界,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刻而細膩地欣賞日本料理。
コメント